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

打造政大成為全台最有特色之「政治校園」―從成大廣場命名風波談起

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22370/




  發表於 • 政治 • 教育 • 社會

最近成大廣場命名風波引發熱烈討論。
事情大概是這樣的:成大校方新整理好一個廣場,交由全校師生票選命名。在三千多票的有效票數當中,「南榕廣場」以九百多票雀屏中選。不過,校長黃煌煇發出公開信給全校,推翻了這個決議。根據新頭殼的報導,黃校長「在信末強調教育基本法第6條的中立原則,並將字體加粗、畫上底線。他認為,大學校園除應遵守依法行政原則外,更應恪遵政治中立與宗教中立原則。故校內相關設施均應避免涉及政治性活動與特定政治意識形態,避免造成校園之不安定。」
(或許有人對鄭南榕的事蹟不熟,強烈建議大家google,或到維基百科看一下。不過這並不是這篇文章要談的重點。)
過幾天,開始有學生以實際行動「支持」校長。「光復校區」的光復兩字首先被拆;當校務會議以70票決議廣場不命名,推翻了先前九百多票(971)的決定之後,有一位校友前往將「光復」的英文字拆下來。幾天後又有人製作大字報,把中正堂貼成「中立堂」,還有人把另外的「中正堂」招牌拆成「中止堂」。拆字行動此起彼落,好不熱鬧。

以上前言交待完畢。
原本對此事沒什麼關注的我,看了一些同學在網上討論政大,於是就開始google母校政治大學各建築物的命名。
這一查之下發現大事不得了,政大有危險了啊!
原來井塘樓(教育學院)、道藩樓(外語學院)、季陶樓(文學院)全都是以當時響叮噹的政治人物命名的。以前在井塘樓上過課,還一直以為那棟建築是因其造型而得名。深自反省,在政大生活四年,卻對校史所知甚少,真是非常不應該。
余井塘先生是第一屆國代,曾任副閣揆、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(經建會前身)主任委員。張道藩先生曾任近十年的立法院長。戴季陶先生曾任二十年考試院長,不僅是老蔣的室友兼換帖兄弟,還是蔣緯國的生父。
大學時每天坐校內公車回山上宿舍,經過道藩樓和季陶樓,也都不會想到原來這些都如此政治。跟政治比較沒有相關的,大概要算是百年樓(文學院),紀念復校首任校長、心理學泰斗陳大齊先生。
以上都是較新的建物。老一點的建物就是果夫樓(理學院)、志希樓(理學院),還有已經拆掉的第一代社資中心天放樓,也都是以重要人物命名。
根據成大黃校長的說法,政大簡直集合了所有的「校園之不安定」要素。先別說是校名了,大部份主要建築物都是根據重量級政治人物命名的。套一句前陣子很紅的美江台詞,說不定還會有家長知道之後會眉頭一皺:「小孩好不容易考上國立大學,發現怎麼這麼『政治化』、這麼『不安定』。要進去嗎?還是要出來呢?」
身為一個校友,真是覺得憂心忡忡。會不會明天早上起來看新聞,已經有祕密小組把政大拆光光了?(燒毀!)
Photo Credit: Cheng-en Cheng CC BY SA 2.0
噢!更不用提山上那尊全台各級學校中唯一騎馬的帥氣老蔣銅像,相較之下中正圖書館只是小case而已。
政大的老蔣銅像是寶貴資產,千萬不能拆啊!光就這個蔣公騎馬銅像來說,我一直覺得應該要弄一個旋轉木馬設施在那裡,配合半夜十二點投幣就能載你走一圈環山道的傳說(似乎已列名「在政大不可不幹的八十件事」)。
政大校長應該要來規劃一個「蔣公園區」,不只有旋轉木馬,還要推出限量蔣公騎馬公仔、加上很久以前就有學生建議要推出可愛的蔣公旋轉木馬音樂盒(光用想像的就知道會多麼搶手),以及各式各樣印有蔣公名言佳句的文具。看看故宮推出的「朕知道了」膠帶有多火紅,蔣公身為民族救星、政大創校校長,其地位更加崇高,隨意一個看小魚往上遊紀念貼紙、「永懷領袖」的標語,一定都賣到翻掉啊!
同時,可以搭配水岸電梯規劃半日遊行程,在藝文中心規劃蔣公特展、政府遷台重要政治人物特展,保證吸引到非常多遊客。尤其一定有大批陸客要來看蔣公以及買紀念品。看老蔣已是陸客必排行程,政大具有如此優勢,沒道理不藉題發揮一番。
說不定還可以跟指南宮、貓空各茶園合作,推出半日遊、一日遊的各種行程,不只可以解決水岸電梯使用率超低的問題,其收益還可以補足因為蓋水岸電梯導致的經費短缺,並且補助學生活動以及出國進修,更可以讓政大成為全台最有特色的「政治校園」,何樂而不為呢?
以上除了水岸電梯的部份,都沒有在酸學校啦!我是真心覺得可行。
(2014/2/28補充:最新消息,政大總圖的老蔣銅像被噴了「威權遺害,歷史兇手」兩行大字。先前山上的那個騎馬銅像也有被潑過紅漆。所以,我認真地覺得,要趕快把它弄成旋轉木馬幫它解套,歡樂一點)
在FB上看到有位台大研究生批評拆字的成大學生,說他們很丟學校的臉,還提到許多人都對成大學生很不諒解,怎麼可以違反校園尊師重道的倫理規範,還違法破壞公物呢!
我是覺得有點奇怪啦!畢竟是成大校長自己要求大家保持校園中立,所以學生把光復、中正的字樣拆掉好像都是在貫徹校長所說的中立原則才對。更奇怪的是,好像較少人去檢討學校為什麼可以如此不講理,用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絕承認學生票選出的命名,做了民主法治教育的最壞示範。
大家也可以進一步想想看,全台灣有多少個以中山、中正命名的學校、建築物。其實,操場」和「司令台」這樣的名稱也根本不應該出現在校園裡面的,完全是錯誤的觀念。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常常把「不要政治化」掛在嘴邊,或者常常有「XX歸XX(某項藝術或其他活動),政治歸政治」這樣的說法。我們的生活真的有可能「去政治化」嗎?
雖然說成大學生的拆字之舉很合乎他們校長的要求,但是我在想,政大學生是否也應該加入聲討行列?以免有許多強烈支持依法行政的學生,為了貫徹教育基本法第6條的中立原則而把政大拆光了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